9月21日,河北省張家口市政協提案委、人口資源環境委組織27名黨外委員視察,感受張家口作為全國唯一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發展成果。這是張家口市縣政協聯動開展“委員活動周”的一次具體活動。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張家口市政協十三屆二十六次主席會議決定,將每年9月21日所在周確定為全市政協“委員活動周”。市政協主席高峰表示,要通過“委員活動周”,增強委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為委員走近群眾、群眾走進政協搭建新平臺。
市政協周密安排,專委會活動多種多樣。農業和農村委、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分別組織委員在市政協“委員之家”、市檔案館、總工會界委員工作室開展“書香潤政協”讀書活動。農業和農村委功能型黨支部開展主題黨課學習。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委與市殘聯一起關愛殘疾兒童。
縣區政協積極組織開展活動。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和尚義縣政協聯合開展義診活動,并召開“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座談會。崇禮區政協組織機關干部和委員共同觀看《政協章程和人民政協基本知識》視頻講座?当?h政協領導班子成員集中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深入委員企業現場辦公,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委員工作室創新開展特色活動。市政協城建經濟委員工作室與市燃氣熱力管理中心和天然氣公司一起開展“‘大手拉小手’——燃氣安全進校園”活動。懷安縣政協郭進委員工作室組織開展委員學書畫和書畫進社區活動,安排工作室成員向委員和群眾講解《中國現藝術欣賞》,與老干部一起開展書畫聯誼。
各界別委員發揮優勢專長積極開展活動。市政協文化藝術界委員與有關專家學者、歷史愛好者圍繞史前文化遺址保護研究及開發利用開展座談交流。陽原縣政協教育界委員圍繞“寄宿制小學建設”開展“微協商”。涿鹿縣政協文化藝術界委員圍繞“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行座談。(記者 高新國 通訊員 馮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