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可“親” 群眾更“近”
——河北保定市政協以委員工作室為紐帶加強委員與群眾緊密聯系
累計建設417個委員工作室,開展活動2700余次,為民辦實事650余件。這組數據是去年9月以來河北省保定市政協加強和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一年間的“成績單”。
如何讓群眾感到政協就在身邊、委員離群眾很近?保定市政協將推進覆蓋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的工作室建設,作為加強委員聯系群眾的重要抓手,市、縣兩級政協聯動,在鄉鎮、在社區、在界別、在行業,織密委員活動網點。
“要引導委員更好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協助黨委、政府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保定市政協主席李俊嶺說,突出“為群眾辦實事”這一落腳點,通過委員工作室活動,使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真正加強委員與群眾的聯系。
把委員工作室建在人群中、行業里、界別上
以重點解決群眾家長里短等民生實事、助力改善民生為出發點,保定市政協將“委員多、群眾近”作為推動委員工作室建設的重要原則。醫院、學校、企業、文化場所和一些大的鄉鎮(街道)、村落(社區),人群密集、委員相對集中,便于聯系服務群眾,成為委員工作室選址的重要考量。
除了建在基層一線,保定市政協在行業內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因為有“共同語言”,建在科研院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的委員工作室,把助力解決瓶頸問題、引領產業發展作為履職重點。
建在界別的委員工作室以影響帶動界別群眾為主責。王欣是競秀區政協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委員工作室召集人,她同工作室其他委員與120余名界別群眾結成好友,影響帶動更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各種活動,增強這一群體的思想政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擔當。
以委員工作室規范化建設提升履職活力
保定市政協將委員工作室作為委員聯系群眾的“前沿陣地”,強調黨建引領,給出建設參考“模版”:工作室設雙召集人,政協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為第一召集人,明確骨干委員,市、縣政協專門委員會參與協商活動,邀請委員、基層群眾、社會組織和黨政部門負責人等參加協商。
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圍繞熱點難點問題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協商、廣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組織開展為民服務活動……市政協對委員工作室基本功能提出明確要求。“工作室有全年工作計劃,每月有委員活動日。”張倩是保定高新區電力裝備行業政協委員工作室委員,她明顯感到有了委員工作室后,參加政協活動“頻繁了”,與企業交流增多,更利于發現集中關注的問題。
“不能為建而建。”唐縣政協主席范樹政表示,委員工作室真正發揮作用,召集人起關鍵作用。“有壓力,也是動力。”唐縣政協教育體育界委員工作室副召集人高建明說,年底前,工作室還要推進開展婦女兒童健康教育、歷史文化進校園、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安排得十分緊湊。
曲陽縣政協文化藝術界委員工作室召集人谷慧敏說,委員在工作室交流增多,履職主動性和建議精準度明顯提高。曲陽縣有12萬人從事石雕行業,為提升從業者改造家傳技藝,郭金坡委員便邀請名人大師來曲陽開展培訓。像郭金坡委員一樣,大家在委員工作室交流多了,有些話題就變成了履職責任。
將委員工作室工作著力點放在辦實事和協商議事上
委員走近群眾可以收集社情民意,而幫辦實事更能拉近與群眾的距離。
競秀區政協結合委員工作室開展“委員走基層”活動,了解民情民需,力所能及解難題。大激店鎮聯組委員工作室走訪了解到,當地產業集中許多農戶需要金融支持。召集人韓衛東掌握情況后,協調金融機構,分別為大激店鎮8個村、南奇鄉3個村完成“整村授信”,為147戶授信3300多萬元,發放貸款1800多萬元。
電力產品需要專業服務平臺進行預檢,原來高新區大學科技園相關企業只能到省外檢測。園區電力裝備行業委員工作室積極反映情況,與有關部門對接華北電力大學,在園區內建立檢測服務平臺,有效解決了園區企業產品檢測難、檢測貴、檢測周期長的問題。
“協商推動解決具體問題,能拉近委員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競秀區政協主席姚紅玉對此深有感觸。強降雨導致新一代社區許多地下室倒灌,委員工作室及時將信息反映給區政協,姚紅玉帶隊現場踏查了解原委,委員工作室組織協商,很快達成解決問題的一致意見,居民拍手稱贊。競秀區韓北街道辦事處主任耿佳琦說,委員工作室參與社區治理,已形成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的閉環運行機制。
堅決防止“不作為”和“搞形式”兩種傾向,保定市政協確保委員工作室建設始終走在正確道路上,突出為群眾辦實事,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委員工作室有效發揮作用,讓群眾感到委員很“親切”,更愿意“走近”委員。 (記者 高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