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是生活、生產與審美創造性結合的造型藝術。存在于鄉村的工藝美術產業,能帶動設計印刷、快遞物流、餐飲住宿、設備工具銷售租賃等相關行業發展。
“我國工藝美術從業者1300多萬人,年產值30000多億元。”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雕塑行業協會副會長、非物質文化遺產曲陽石雕傳承人高英坡說,工藝美術產品蘊含著豐富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可以為鄉村振興賦能。
高英坡是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人。他的家鄉是全國知名雕刻之鄉,10多萬人從事雕刻產業,鄉鎮遍布大大小小的雕刻工坊、雕塑企業。為此,他更對工藝美術在鄉村振興中起到的重要帶動作用感同身受。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對發揮美術工作者引領帶動作用、突出地方特色、鞏固提升美術產業等提出要求。“傳統工藝美術從業者還面臨一些現實問題。”高英坡說,目前很少有扶持工藝美術產業的地方性政策法規出臺。另外,工藝美術產品原材料多是就地取材或向當地農民購買,而農民無法提供增值稅發票導致稅費轉嫁到工藝美術企業,手工費占生產成本的比重較高,企業也不能獲取增值稅發票予以抵扣。
高英坡表示,可以建立一套有扶持資金、有鼓勵政策、有人才發展戰略的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機制,以充分動員廣大工藝美術工作者參與其中,推動工藝美術創意產業快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在工藝美術資源豐富、具有特色手工業技藝傳承的地區,可以構建特色小鎮、最美鄉村等。”高英坡說,加強特色鄉鎮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可以筑巢引鳳,吸引有能力、有水平的工藝美術工作者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出臺支持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將中央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就業創業等惠農政策,在鄉村工藝美術產業上得到體現。
高英坡認為,增強市場主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培育鄉村工藝美術名牌產品非常重要。建議政府建設或鼓勵民間資本建設一批手工工坊、特色民宿、民間博物館、美術館、文創館等,推動全域旅游主體融合發展,把工藝美術產品打造成名優產品,逐漸實現規;l展,并促進銀企合作,堅持市場化運作,推動工藝美術產業化進程。
“既要加強對現有工藝美術傳承人的保護,又要加強完善工藝美術人才培養梯隊。”高英坡說,要完善鄉村工藝美術人才培養機制,加強人才隊伍梯隊建設,尤其要鼓勵培養留守鄉村的勞動力,提高技能,增加收入。同時,加強中高職院校、大專及本科院校的雙師型隊伍建設,培養集現代藝術設計與傳統工藝美術技藝于一身的青年復合型技能人才。(記者 高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