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北省貿促會完成了覆蓋全省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調研工作,搜集、推進解決了一批企業訴求,得到中外企業的高度評價,有效提升了企業在冀經營發展的信心。”3月10日,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貿促會會長劉勁松說。
但在調研過程中,劉勁松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們感受到企業表達訴求的強烈愿望,但政府部門與企業聯絡不夠緊密,聯系渠道不夠暢通,尚未形成良好的政企互動機制,影響了政策的實施效果和企業的獲得感。”
為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創業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劉勁松從五個方面提出建議。
建立部際溝通協調渠道。建立涉企溝通協調機制,完善各類涉企政策的咨詢、公示等制度,建立集中統一的跨部門涉企政策發布平臺,便于企業及時享受政策紅利。定期召開座談會,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擴大政企交流聯系渠道。發揮人大、政協、統戰、工商聯等系統資源優勢,建立企業訴求暢通渠道機制。落實各級黨委政府與中外企業家定期溝通、各類企業家列席經濟工作會議等機制。建立政府作出重大決策和制定涉企政策征詢企業家意見制度。加強政企交流對話,切實推進聯系企業、服務企業常態化。
完善企業訴求反饋渠道。充分發揮全國貿促系統與各國主要商協會、企業建立的機制平臺及中國國際商會會員企業、貿促會原產地簽證系統、營商環境監測體系等渠道,建立中外企業訴求“直通車”,全方位收集反映企業訴求,加強日常機制性聯系,助力各地穩商留商。
用好營商環境評價渠道。各級黨委政府要重視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全面真實掌握各地營商環境情況,精準了解企業政策需求和利益關切,根據企業的痛點難點有針對性地研究改進政策措施,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供重要參考。
強化信息公開交流渠道。充分發揮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作用,暢通互動交流和信息反饋渠道。充分運用網上政務平臺、“兩微一端”、電子郵箱等方式,完善涉企政策互動交流和信息反饋渠道,為企業反映意見訴求創造便利條件。